订/退阅

首頁 / 产业动态 / 文章

疫情加速中国提前跃升最大经济体进程,CHINAPLAS 没有国外买家依然火爆

2021-04-15 产业动态

未来世界只会有两套系统--「中国和非中国」

据 IMF 报告预测,到今年新冠病毒造成的经济,世界各国皆有衰退,中国则成长 1.2%。中国市场从去年第三季开始,内需强劲足够支撑全国的成长动能,庞大的需求将在 CHINAPLAS 这个展览平台获得媒合,这也是 CHINAPLAS 2021 能够顺利举办的最主要原因。再加上欧美的合约条款订的严,常常交期一延误就赔款、赔零件什么的,有许多中国的中小制造商,反而觉得国内订单还比较有赚头。

CHINAPLAS 2021 已经展完一半了,几乎可以说整个展已大势抵定,展览确实如预期没有国际买主,但也看见中国市场的强劲,丝毫不因疫情和海外买主受影响。因为中国提早五年可能在 2028 年干掉美国,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!(注三)

而新冠疫情重创世界各国的经济,却反而变成中国跃升的跳板!据 IMF 报告预测,到今年新冠病毒造成的经济产出累计损失将达 9 兆美元。美国衰退 5.9%,欧洲衰退 7.5%,日本衰退 5.2%,反观中国则成长 1.2%,最新预期可能成长超过 2%。(注二)

若以购买力来评价,其实中国早已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了,这也是为何没有海外观众,CHINAPLAS 2021 依然火爆!

 

在 NPE 宣布取消后,为什么 CHINAPLAS 2021 仍强势开展?

 

本届展览,会前大家几乎不看好,想想这么长的隔离期,国外买主不太可能冒着风险和投入这么高时间成本,只为了看 CHINAPLAS。不过主办单位雅式公司还是有不得不办的理由,首先,CHINAPLAS 不像 NPE 因为美国疫情严重办不了,中国政府已批准 CHINAPLAS 的大型展览活动,只要能配合中央政府颁布的实名制政策,就能如期举行。

再者,CHINAPLAS 已经延展一年,去年也早已订了深圳国际会展中心,订了展馆却不举行,对主办方来说是巨大损失。这与三年才办一次的 NPE 不同,如果 CHINAPLAS 今年真的再延期,相当于要吞下两年的亏损。

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原因,中国市场从去年第三季开始,内需强劲足够支撑全国的成长动能,庞大的需求将在 CHINAPLAS 这个展览平台获得媒合,这强大的需求是 CHINAPLAS 如期举办的后盾。(注三)

英国智库「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」(CEBR)在其「世界经济前景报告」(World Economic League Table)中指出,新冠疫情及其带来的经济冲击,反而帮助了中国大陆得以提早超越美国。主因是出于北京与华府面对新冠疫情所采取的控管措施完全不同,导致影响了经济复苏脚步的快慢。

 

美国想建「去中国化」供应炼,但各国还是进驻中国设公司

 

就在美国意识自己龙头地位不保,惊觉太过依赖中国制造,想断中国供应炼这条脐带时,世界各国却积极进驻中国设厂、设公司,用行动说明中国市场这块大饼已然成熟,而且相当诱人。

从 CHINAPLAS 传出的新闻发布,可以观察到许多大厂在疫情后敲定在中国投资,而原先就已设厂的则扩大规模。如果没有看到『钱』景光明,这些大厂会投下钜资扩张吗?

在 2019 年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就提出:「未来科技发展及架构只有 G2,就是美国、中国竞争各自订出来的规格标准,未来世界将是『One World、Two Systems』」。(注四)

身处在台湾的我们感受还不大,但对现在进到中国、在 CHINAPLAS 现场的 Hero 来说,冲击相当大。「展场里到处都是人,外国人很少而且都会讲中文。中国自成一个世界,无论是生活、科技、行销、用语…… 等等,中国自有一套标准。」

曾经日本也企图自创标准,但没成功,因为其经济规模无法和美国比拟。但中国不同,光是自己的内需就足以发展成自给自足的系统。

 

国际大厂都到,只是规模缩小,摊位站的多是中国人

 

走到 CHINAPLAS 的国际展馆,不管是意大利、澳大利亚、欧洲、美国、瑞士等,各个大厂牌都有来参展。不过仔细一看,摊位规模变小不说,展台里站的几乎全是中国人。少数有外国人的,是长期派驻中国的高干,再有 0.01% 是常驻中国的买主,真是众星拱月啊!这是某中国厂商分享的。


(第一位询问 PRM-TAIWAN 的外国人)


今年很多国际厂商也找了中国当地代理来展出,毕竟现在也只有中国市场还看得到成长,商人逐利的心态下,总是会找到应变之策。

这次在展位上,Hero 观察到有些中国展台背板上有个『东莞制造』,细问之下才知道,中国政府的补助依然很大气、很给力,各地方政府祭出的补助政策不尽相同。『东莞制造』是专给设立在东莞市企业专用的,此次能补助 50% 的摊位费用,真的很补血。

 

原物料飞涨、航班难求、工资报复性上涨,才是企业最迫切问题

 

综观全局,中国成长趋势是必然,但落到企业现今最现实的问题,其实是原物料涨太凶,吃掉利润;海运航班一柜难求,运费连翻涨,一不注意不仅是吃掉获利还可能赔本。交欧美单或许看似风光亮丽,可是欧美的合约条款订的严,常常交期一延误就赔款、赔零件什么的。在过去这一年,许多中国的中小制造商,觉得国内订单还比较有赚头。(注一)

除了原物料、运费涨,还有一个更头痛的问题--人。现在中国大陆的工资水平已不复当年那样「人美价廉」,虽然去年疫情期间各省市几乎冻涨,但 2021 年初官方对疫情控制有把握,各省市酝酿调整最低工资水平线,以弥补去年冻涨的缺口。再加上五险一金,人工成本涨势太猛,不只台资企业喊吃不消,陆资企业不能喊出来但心里哀痛彼此心知肚明。

而且工资涨还不是问题,问题是涨了还是没人,没有好用的人,因为你涨别人也跟着涨,人往高处流,想要更好的人才,不是只在薪资福利下手,公司有没有前景、有没有完善制度、有没有人道关怀?这些不管两岸四地,其实放诸全世界,都是一样的。

 

展览两天观众破十万,海外观众 874

 

今早官方公布第二天观展人数:59,716 人,海外观众 874 人。总结开展两天,观展人数累计为 103,952。

我想大家看数字应该和我一样有点麻痹了,我调出了 2019 年的数字,前两日累积人数为 106,414。比较今年的头两天累计人数虽然没有 2019 年高,但其实也没差太多,再进一步分析少了 2.5 万的海外观众,CHINAPLAS 的参观人数还能破十万人,表示国内观众增加了,且幅度很大、增长了 24%。这再次验证我们的观察,中国的内需足以支撑 CHINAPLAS 的规模。

连续几天,我阅读了数十篇文章,中国的、台湾的、国外的,还有一些直播与论坛。再结合 Hero 于中国现场感受到的,中国的堀起让美国、欧盟都担忧,向来在夹缝中求生的台湾,如何左右逢源、趁势而起,而非被当垫脚石?

我个人觉得不能只看台湾,要看中国、看世界在做什么,然后再反求诸己,找到自己的定位,再从内向外的改革。『不改变、就淘汰』是普拉瑞斯创业初期的标语,现在来看还是很适用,与大家共勉之。

延伸阅读:CHINAPLAS 2021 强势登场,台湾厂商的契机与哀愁!

 

一样祝福在 CHINAPLAS 展场的台湾展商们,展出成功!平安顺利!

最后跟大家分享捷报,昨天已有台湾厂商在现场成交订单,预估今、明两天还会持续有客户来下订单。这真是令人开心的消息!相信 2021 台湾厂商会越来越好!

台湾加油!一起加油!

 

资料来源:

《工商时报》工商社论》注意大陆工资「报复性上涨」势头
(注一)-主笔室,2021.04.15
《工商时报》中国的逆袭!提早5年超美 上位最大经济体
(注二)-数位编辑,2020.12.27
《财经新报》美国地位不保,2020 让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地位
(注三)-黄嬿,2020.08.04
《Anue钜亨》郭台铭:科技竞争没有G20只有G2 台湾可望迎美中高科技订单
(注四)-彭昱文,2019.04.30

Alice


Alice Jian,努力学习管理、领导,用心经营客户,与团队一起成长,带领 PRM-TAIWAN 挑战国际化的文字梦想家!


你可能会喜欢

TOP